2025年9月13日,“中国评估论坛(2025)暨第四届全国数字经济与数据资产评估论坛”在广东财经大学正心堂举办。论坛由全国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央财经大学与广东财经大学联合主办,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人民财税发展研究中心、广东地方公共财政研究中心、广东省财税大数据重点实验室承办。

图为论坛合影
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和知名企业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届论坛。出席论坛的嘉宾有财政部资产管理司原一级巡视员张国春先生,广东财经大学校长于海峰教授,全国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李小荣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姚玲珍教授,广东省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秘书长董辉龙先生,全国政协委员、鹏信集团董事长、广东省知联会副会长聂竹青先生,以及多位全国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委员。论坛开幕式由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张凯教授主持。

图为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张凯
于海峰校长致欢迎辞。他对莅临本届论坛的各位领导、嘉宾及各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向在场嘉宾介绍了广东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和资产评估专业的发展情况。于校长认为数字化、经济化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相互推动、相得益彰。广东财经大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相关理论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第四届数字经济和数字资产评估论坛的召开,为数字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数字经济学科发展、数字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图为广东财经大学校长于海峰
李小荣教授代表全国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央财经大学致辞。他指出,数据资产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数字经济是新时代中国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又一关键因素。他强调数字经济的鲜明特征与独特属性要求我们必须从新的理论视角出发,结合中国实际,重新构建数据的价值评估体系。同时也期望资产评估行业在数据资产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并加强跨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校的数字人才培养方面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有有效的多方合作与交流平台,期待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与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等单位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人才培养进入新阶段。

图为教指委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李小荣
董辉龙副会长致辞。他指出应深刻思考资金、资源、资产相互转化的客观规律,深度参与资产的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工作。指出资产评估师应熟悉和掌握数据资产管理的全链条,深化推进行业服务,实现业务从传统的评估向评审、评价和咨询的领域拓展。

图为广东省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秘书长董辉龙
上午的主旨演讲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李林木教授主持。财政部资产管理司原一级巡视员张国春先生,全国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姚玲珍教授,全国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总裁兼CEO刘登清先生,全国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行学院副院长文豪教授做主旨演讲。

图为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李林木
张国春司长回顾了论坛发起的背景和前三届论坛的社会效应,并作“赋能数据资产评估协同驱动数字价值落地”的主旨演讲,指出前三届“数字经济和数据资产评估论坛”已经从行业交流平台,成长为推动数据资产评估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数据价值挖掘和资产评估行业的现代化建设构筑了坚实的根基。他指出实现人工智能与数据资产评估的深度融合,需要从技术创新、人才储备、制度保障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构建一套系统完整的发展体系。

图为财政部资产管理司原一级巡视员张国春
姚玲珍副校长作了“数智驱动,人才赋能——迈向资产评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培养新范式”主旨演讲,她指出AI时代资产评估行业面临多方面挑战:在评估对象范畴,出现了新型资产——数据资产;在评估方法领域,需对资产评估传统评估方法的适用性予以解读;在评估手段层面,存在技术滞后问题以及数据复杂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资产评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她认为全球高等教育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并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说明如何探索数字经济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全新模式。

图为教指委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姚玲珍
刘登清总裁作了“中企华数据资产全链服务实践与挑战”的主旨演讲。他分享了中企华大数据公司关于数据资产全链服务和全过程管理的经验,该公司开发了“数据资产全链服务平台、数智价值挖掘平台、数据资产价值管理平台、数据资产估值平台”等四大服务平台,参与多项重要行业标准白皮书的编写,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并出版发表众多数据资产专著和论文。
文豪副院长作“数据资产热潮——基于资产评估四角的感与思”主旨演讲,他先是提出“数据资产热潮是否会带来泡沫”问题,指出我国处于数据资产热潮中,也应关注潜在的“泡沫”风险。关于数据资产评估理论研究的难题多,他认为存在评估对象界定难、评估方法选择难、数据资产外部资本化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解决思路:即评估对象界定要“相机决策”以明确归类;评估方法选择坚持“第一性原理”找适配路径;构建数据资产内部资本化“四维评价体系”完善价值评估框架。

图为教指委委员、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兼CEO刘登清(左),
资产评估教指委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文豪(右)
上午第二部分的主旨演讲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张铭洪教授主持。全国政协委员、鹏信集团董事长、广东省知联会副会长聂竹青先生,全国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王景升教授,全国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南财经大学投资经济研究所所长王佳教授,普华永道资产评估(上海)有限公司高级顾问陈少瑜先生,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韩丽娜教授做主旨演讲。
聂竹青董事长作了“数据资产化: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的主旨演讲,他认为数字变革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指出数字要素成为数字新中国的核心引擎,数据资产化将带来可观回报。他通过比较分析2024年末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名单,对比2024 年末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名单,权属虽渐清晰,但把原始数据清洗、脱敏并转化为高价值资产,仍任重道远。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王景升发表“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的思考”演讲。他对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方案做了政策解读和要点解析,他提出数据资产管理已从政策制定转向具体实施、从分项管理转向全过程管理,公共数据资产管理已成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并成为理论与实务界的重要课题。

图为厦门大学教指委委员、经济学院教授张铭洪(左),全国政协委员、鹏信集团董事长、广东省知联会副会长聂竹青(中),教指委委员、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王景升(右)
王佳教授作“深度学习与金融资产评估初探”的主旨演讲。他分析了深度学习的高度非线性处理特性及超越传统方法及其应用,介绍了其在金融领域的十大模型,包括长短期记忆网络、卷积神经网络等。他提出了从特征提取与选择、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捕捉时间序列特性、多模型数据融合四方面改进估价模型。
陈少瑜先生作“资产评估与人工智能(AI)——需明确的事项”主旨演讲。他认为人工智能在为资产评估行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多重挑战:技术层面的AI 幻觉(即 AI 生成与事实不符的内容)、数据与隐私安全保障、技术能力快速迭代适配等核心问题,机构运营层面的复合型人才短缺、市场竞争加剧、投入产出失衡等现实难题。提出需结合国内外资产评估准则对 AI 使用的相关要求,规范行业应用。
韩丽娜教授作“数据资产与人工智能的融合:理论基础与现实挑战”主旨演讲,从“数据资产相关概念解析、传统数据资产评估相关方法、人工智能与数据资产评估的融合,人工智能下数据资产评估的挑战”四方面展开。她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对数据资产评估的影响,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演进,AI与数据资产评估会不断融合,同时也探讨了面临挑战与对策建议。

图为教指委委员、西南财经大学投资经济研究所所长王佳(左),普华永道资产评估(上海)有限公司高级顾问陈少瑜(中),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韩丽娜(右)
下午的论坛活动分四个平行论坛展开,分别是平行论坛一:数字经济与数据资产评估理论创新论坛,由山东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院长邱兆学教授、重庆理工大学原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谢非教授主持;平行论坛二:人工智能背景下大湾区数据资产实践创新论坛,由广东惠正资产评估公司郑心苗董事长、北京久其软件数据智能部总经理谢小茜先生主持;平行论坛三:人工智能与资产评估教育创新论坛,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资产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杨青教授、广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梁斐雯副院长主持;平行论坛四:广东财经大学校友论坛,由广东财经大学校友会财税会计专业委员会会长、广州市国华财税咨询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赖国华先生主持。参会嘉宾就人工智能背景下数字经济与数据资产评估理论创新、大湾区数据资产实践创新、资产评估教育创新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为四个平行论坛
平行论坛结束后,谢非教授、郑心苗董事长、杨青教授及赖国华总经理对各分论坛主题讨论成果进行了汇报。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钱金保教授主持汇报环节。
谢非教授将平行论坛一的成果向大会汇报。该论坛以数字经济与数据资产理论创新为主题,论坛上参会者围绕数据资产领域理论突破与实践路径分享,对学术论文进行探讨交流,学术氛围浓厚。谢非教授提出,资产评估行业从业者应协同明确准则适用边际,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指引,需要“理论—准则—实务”同步迭代、边际清晰、风险可控。只有让学术界与评估行业“同频共振”,才能真正把数字经济从“概念”推向“可计量、可交易、可监管”的新阶段。
广东惠正资产评估与房地产土地估价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心苗将平行论坛二的成果向大会汇报。该论坛以人工智能背景下大湾区数据资产实践创新为主题。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大湾区的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数据资产评估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湾区的评估业界在数据资产评估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厚的实践经验。未来大湾区将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独特优势,把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与AI技术红利深度结合,力争建成全球领先的“AI+数据资产评估”高地,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型开放新样板。
杨青教授将平行论坛三的成果向大会汇报。其分享围绕参会成果、实践要求与教学方向展开,条理清晰且富有深度。杨教授着重强调了实践与教学融合的重要性。指出一线教师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真正走进实践场景,主动发现现实中的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案,从而实现 “产学互建” 的良性循环,推动学术研究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赖国华会长将平行论坛四的成果向大会汇报。作为本次论坛的协办单位,广东财经大学校友会财税会计专业委员会成功组织了平行论坛四——校友论坛。分论坛上校友们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与感悟,分享了校友在工作岗位的最新成果,包括:医疗产品合规登记与估值定价体系、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与转让价格税务、法律+会计+金融的数据资产价值三重奏、数据资产知识产权价值管理、十四五背景下广州市政务数据资产化路径、数据资产入表、数字藏品对传统资产评估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企业数据资产潜力的关键关联与行业异质性等热门主题。校友论坛现场,财税会计专委会副秘书长吴剑雯担任点评嘉宾。她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围绕数据资产评估的实践研究成果展开论述,既精准剖析了最新研究的关键突破,又以全局视角提出独到见解,条理严谨、分析透彻,得到了现场嘉宾的一致好评。

图为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钱金保(左一),重庆理工大学教授谢非(左二),广东惠正资产评估公司董事长郑心苗(中),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资产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杨青(右二),广东财经大学校友会财税会计专业委员会会长、广州市国华财税咨询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赖国华会长(右一)
此次论坛共收到投稿论文近60篇,经严格的匿名专家评审、教指委审定,最终确定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广东金融学院信用管理学院院长黄苹教授主持了颁奖典礼,文豪教授、张铭洪教授为一等奖获奖者颁奖;杨青教授、谢非教授为二等奖获奖者颁奖;郑心苗董事长、乔永锋主任、钱坤主任为三等奖获奖者颁奖。

图为一等奖颁奖(左)、二等奖颁奖(中)、三等奖颁奖(右)
论坛闭幕式由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朱翠华主持。她首先代表主办方,向莅临现场并大力支持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致以诚挚的感谢,认为各位嘉宾围绕论坛共同关注的核心领域深入交流、贡献智慧,为议题研讨注入了宝贵洞见。本次大会即将落下帷幕,但过程中思想碰撞所迸发的火花、凝聚的共识,将持续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启发。

图为论坛闭幕式
本届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众多观众通过广东财经大学微信公众号、哔哩哔哩平台及抖音平台观看了论坛直播盛况。本次会议汇聚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和青年学子,参会嘉宾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人工智能发展和数据资产评估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及新成果,共话人工智能与数据资产评估的未来图景!金秋羊城,天高海阔,大家共聚珠江之畔,碰撞思想火花,携手推动数字经济行稳致远!